会议专题

贵州震旦纪陡山沱期磷矿的成矿作用

贵州沉积磷矿主要形成于震旦纪陡山沱期和寒武纪梅树村期.其中陡山沱期磷矿主要分布在瓮福、开阳、息烽、遵义松林等地区.目前,关于贵州陡山沱期磷矿的成矿作用在古地理环境、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成矿古地理南沱冰期后,扬子地台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侵,贵州古地理格局总体自北西向南东由浅变深,即大致以印江-余庆-福泉连线为界,这些特点表明当时水体不太深、水动力较弱。南沱期冰川和其后的海侵作用对陡山沱期古环境有重要影响。陡山沱期磷矿物质来源主要有深部来源、陆源、生物有机质、上升洋流四个方面。贵州陡山沱期磷矿成矿机制主要有生物成矿作用、海相热水沉积作用以及机械动力成矿作用。

磷矿 成矿作用 物质来源 震旦纪 陡山沱期

杨海英 肖加飞 和景阳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怀柔 100049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555-556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