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阿斯喀尔特铍矿床的流体和熔体包裹体特征成矿机制研究

花岗伟晶岩是介于岩浆-热液演化之间的一种岩石类型,是Li、Be等稀有金属矿床的主要赋存岩石.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形成机制,即是热液自挥发分饱和岩浆的出溶作用,还是花岗岩浆演化晚期的液态不混溶作用,尚存在很大争议(London,1989;Thomas,2002).。矿区的海西晚期似斑状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为矿体围岩,海西晚期白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分别从六个带中采集岩石样品磨制包裹体片,和石英相比绿柱石中包裹体发育丰富,根据在室温条件下的相态和成分将其分为四类:Ⅰ-气液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Ⅱ-CO2-Nacl-H2O三相包裹体、Ⅲ-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和Ⅳ熔体包裹体。据绿柱石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推断阿斯喀尔特铍矿可能是岩浆演化晚期,岩浆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分离出富硅贫挥发分的硅酸盐熔体外,还分离出这种贫硅富挥发分的熔体或流体,后者演化为成矿流体,具有底温、低盐度的特征。

铍矿 成矿机制 流体包裹体 熔体包裹体 岩相特征

丁欣 李建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573-574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