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河南省三门峡铝土矿资源位于河南省著名的洛阳—三门峡铝土矿成矿带之间,区域地层以沉积岩为主,区域岩浆岩活动不甚发育,研究区为一套沉积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的铁、铝沉积建造.矿石结构有碎屑状结构、豆鲕状结构、豆鲕碎屑结构、微粒结构、隐晶质结构、隐晶质泥状结构,以豆鲕状结构、微粒状结构、碎屑状结构为主。三门峡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是华北中至晚古生代大型聚铝、煤盆地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西运动和加里东运动对石炭系形成煤--粘土--铝--铁矿床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奥陶系晚期,华北地台整个上升隆起后,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剥蚀,整个台区逐渐形成准平原状态。自石炭系中统至二叠系,因为地壳分异运动,地台慢慢下降,并接受沉积。石炭系中期板内坳陷、古隆起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其演化特征对铝土矿的形成、富集、分布等特征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
铝土矿 成矿机制 地质特征 矿石结构
窦帅杰 何军华 刘卜桢 刘康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75-57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