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庙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证据
内蒙古东升庙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的狼山多金属成矿带内,铅锌储量达超大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在开采利用。尽管可能有少量岩浆来源硫的参与,东升庙矿床的硫被认为总体上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的还原。东升庙矿床含矿岩系赋存大量的有机质,可以为热化学还原提供充足的还原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对支持有机质参与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是东升庙矿床矿石硫主要还原方式的证据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溶液具有较高的温度(缪远兴和冉崇英,1992),并不利于细菌还原反应的进行;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东升庙矿床的矿石硫的分布范围较窄且未见轻硫(Ding and Jiang,2000);东升庙矿床重晶石与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值(4.6‰~13‰)明显低于细菌还原反应产生的差值(20‰~70‰);东升庙矿床围岩的矿化程度与石墨含量呈正比,且矿化白云大理岩相比区域上正常海洋碳酸盐具有更低的δ13C值(Ding and Jiang,2000),指示有机碳参与了成矿;东升庙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气液比大,CO2含量高,且含有有机包体和N2包体群(缪远兴和冉崇英,1992;江晓庆,1994),也可能是有机质参与热化学还原的结果。
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硫酸盐 有机质 热化学还原反应
高兆富 朱祥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78-57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