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海省按纳格金矿成矿流体特征

青海省按纳格金矿位于昆中多金属成矿带,矿区地层为古元古界白沙河组、下古生界纳赤台群和第四系沉积物。赋矿地层为白沙河组和纳赤台群,白沙河组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纳赤台群岩性为绿泥石英千枚岩、硅质板岩等。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矿石矿物有微细粒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方解石、白云母、绢云母。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胶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按纳格金矿流体为富CO2、中高温(140~>300℃)、中低盐度(0.53%~22.01%)的H2O-NaCl-CO2流体,并在成矿过程中发生相分离作用,原始中高温、中等盐度的H2O-NaCl-CO2流体分离为富NaCl-H2O(少量CO2)的流体和中低盐度的富CO2的流体,并在后期混入高温变质热液或地下水。

金矿 成矿流体 岩相特征 矿石构造

赖健清 鞠培姣 陶斤金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587-58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