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米易海塔地区富晶质铀矿石英脉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晶粒状晶质铀矿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在岩浆铀矿床、伟晶岩型铀矿床以及花岗岩、碱性岩副矿物中都有产出,但晶粒一般都很细小(大多在1mm以下).本文对富晶质铀矿石英脉中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测温分析,以及对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探讨。热液矿床中铀一般呈胶状的沥青铀矿形式产出,偶尔以显晶质的晶质铀矿形式产出者,晶粒也很细小,且晶型极不完整.在单偏光显微镜下对包裹体的观察可知,石英样品中的包裹体主要成群状、带状分布,少数呈星散状分布。包裹体形态主要为负晶形、椭圆形、不规则形、长方形;大小主要为5~12μm。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气液比主要在5%~30%之间,均一状态为液相。根据数学模型拟合计算流体包裹体密度公式,结合已知的均一温度和盐度综合分析可知,在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密度范围为0.6~1.07g/cm3,平均为0.94g/cm3。利用盐水溶液包裹体的温度压力等容式公式可得出对应的压力值,据此分析流体包裹体的形成压力范围约为33.59~136.08MPa,平均值为626.36MPa,再按压力公式估算得出对应的成矿深度约为1.12~4.45km。

铀矿床 石英脉 包裹体 岩相学 测温分析 成矿机理

刘凯鹏 陈友良 张成江 常丹 张静思 廖敏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599-60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