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西永平天排山铜硫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永平天排山铜硫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武夷山隆起带北段,广丰-东乡近东西向深断裂带南侧,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海西-印支断裂坳陷带,具体为次一级钱塘江-信江断裂坳陷带南侧的信江沉积盆地中.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均一温度与盐度逐渐降低,呈正相关性。矽卡岩阶段→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矽卡岩阶段中-高盐度岩浆和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中-低温热液阶段过渡的富含挥发分的流体萃取和携带金属的能力很强,由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使得金属元素沉淀富集成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包裹体性质相似,显示了流体演化的持续性。石英-碳酸盐岩-黄铁矿-黄铜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和盐度都较低,密度增大,表明在成矿晚期有大量大气降水介入,成矿流体被大大稀释,此时成矿作用已经趋于结束。氧化性气体CO2、SO2含量逐渐减少,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石英-碳酸盐岩-黄铁矿-黄铜矿阶段几乎见不到CO2与N2,因此流体密度的增大可能是由于流体中CO2的逸失所致。

铜硫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质构造 成矿机制

罗美艳 邵拥军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609-60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