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简析

包金山金矿区隶属湘中成矿区的双峰金矿带,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沩山-紫云山北西向复背斜带的复合部位,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区地层为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赋矿岩层为其第二岩性段灰绿色中厚层状含粉砂质钙质板岩、条带状钙质板岩、斑点状板岩.区内断裂极为发育.矿区地层经历强烈变质-构造热液活动,矿区形成近EW向构造带且带内Au初步富集,局部可达矿化或低品位矿体。印支期,矿区深源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热液,对带内矿化体进行叠加改造,金品位大大提升,局部可见明金。矿床为变质热液初步富集、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制

陶诗龙 赖健清 张建东 鞠培姣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620-62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