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控矿因素分析
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主要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其主要矿体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角岩型铜钼矿体。根据前人资料分析及实地勘察,可得出甲玛矿区控矿因素主要如下:(1)地层矿区地层出露大多是被动陆缘期的碎屑.碳酸盐岩系,有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以及少量第四系冰水冲洪积物和沿坡分布的残坡积物。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砂板岩由于受到岩浆热液的影响,经常发生角岩型矿化,是角岩化的重要位置。(2)构造矿区的主体是由多底沟组、林布宗组、楚木龙组碳酸盐碎屑岩系组成,大体从北面的墨竹曲一带开始,沿着江日阿—金布拱铲式断裂带向南叠缩推覆。在推覆构造前(南)部,红(旗岭)-塔(龙普)斜歪-同斜倒转复式背斜北翼,发育了铜山滑覆构造。滑覆体由多底沟组、林布宗组碳酸盐岩碎屑岩系构成,分布于铜山头—莫古朗沟—布朗沟一带。(3)含矿斑岩甲玛矿区花岗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由于其特殊的含矿条件,含矿性好:第一,受深断裂控制的幔源岩浆带的产出影响,岩体受区域性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第二,侵位成岩的压力变化梯度和温度变化梯度较大,岩浆分异作用相当明显,岩体内发生较为强烈的自生交代现象;第三,岩体产状陡倾,因此岩体的边缘顶部和西侧边部,可见严重的挤压破碎和热液角砾岩;第四,矿区深部隐存着一个能够提供大量含矿气液热流体的花岗闪长质岩浆房。(4)围岩蚀变甲玛矿区的围岩蚀变发育,其中以矽卡岩化、角岩化、绢云母化、硅化、大理岩化为主,后期蚀变以碳酸盐化和泥化为主,且以不同程度叠加于其他蚀变之上。侵入体中的蚀变以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部分可见云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5)成矿世代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曾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陆内汇聚变形,但是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形成后几乎未发生变形,说明矿床的形成晚于燕山晚期。再者,矿区内少量矽卡岩被岩脉切穿的现象表明了矽卡岩的形成早于岩脉的成岩年龄。因此推测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喜山早期。
铜多金属矿 控矿因素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杨雅真 赵孝武 刘寿航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西藏 拉萨 850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685-68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