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双鸭山市羊鼻山铁钨矿床的两期矿化与叠加成矿

大型羊鼻山铁钨矿床位于双鸭山市西南部.自二十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地块上的一个代表性沉积变质型铁矿.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征,分别为古元古代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化和早古生代的接触交代型铁钨矿化;接触交代型铁钨矿化,一方面形成独立矿体,另一方面对沉积变质型铁矿具有叠加-改造作用.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石英岩型,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黄铁矿次之,少量赤铁矿,其中磁铁矿多呈它形粒状或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一般在0.2-0.6mm,多具定向排列。矿石主要为条带状、块状构造。认为羊鼻山铁钨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作用和晚期为接触交代型铁钨成矿作用;接触交代型铁钨成矿作用一方而形成独立的矽卡岩型铁矿体和钨矿体,另一方而对早期沉积变质型铁矿具有叠加改造作用。

钨矿床 矿化特征 叠加成矿 地质构造

赖科 孙琦 刘军 郝宇杰 任云生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黑龙江 双鸭山 155126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05-70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