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建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体系演化的同位素示踪

福建上杭的紫金山矿田是中国著名的大型铜金矿田。矿化主要受晚中生代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围绕中酸性次火山岩-浅成斑岩侵入体分布,演化形成了一套矿化类型齐全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主要包括: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紫金山铜金矿床)、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悦洋银多金属矿床),斑岩系统(罗卜岭铜钥矿床,浸铜湖铜钥矿床,五子骑龙铜矿床);此外还有兼具成因联系的一些过渡类型矿床,例如二庙沟铜金矿、龙江亭铜矿、碧田金矿等。紫金山-二庙沟铜金矿形成时代为110-106Ma,而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的形成时代则为105-103Ma。S-Pb同位素特征表明,紫金山铜金矿的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征,与紫金山复式岩体、白垩纪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与铜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英安纷岩具有相对较低初始岩浆温度,指示其浅源特征,壳源物质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来源。罗卜岭铜钼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为俯冲交代地慢来源,Pb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化主要与斑岩体有关,辉钼矿中具有高Re含量,均表明Cu-Mo主要为地慢来源。紫金山铜金矿与罗卜岭铜钼矿应属两个不同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

铜金矿田 成矿体系 同位素示踪 地质构造

李斌 蒋少涌 赵葵东 张倩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南京大学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学院和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南京大学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学院和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江苏华东基础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 南京 210007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06-706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