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海大场金矿床岩浆热液成因:年代学及多元同位素制约

大场金矿床为该矿田中规模最大的矿床,目前333资源量达120t以上,达超大型。矿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昌马河组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夹碳质板岩。NW向甘德-玛多断裂为区内向南缓倾的逆冲主断裂,其上盘的次级NW向逆冲构造体系控制了矿体的分布。矿体分布严格受区内构造蚀变带控制,呈NW-SE向分布。少量钻孔揭露了反倾的小而富矿体,表明矿体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金矿化主要与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蚀变类型关系密切,且金品位的高低与毒砂含量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金-硫化物-石英、金-辉锑矿-石英和石英-碳酸盐4个成矿阶段。硫化物和二长花岗岩体Pb同位素组成非常相近,且具有一致的线性关系。结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磁法和遥感异常信息提取,认为大场金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矿田东南部与扎加岩体同时代的隐伏岩体。

金矿床 岩浆热液 年代学 多元同位素

李艳军 魏俊浩 王发明 翟玉林 李翔 柯坤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12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07-70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