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斯托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化:数百万年的热液演化历史
维拉斯托斑岩型成矿系统主要产出于锡林浩特杂岩及侵入于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内。其矿化类型主要为下部赋存斑岩体内的浸染状锡-钨-铷矿化、以及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云英岩型锡-钨矿化(维拉斯托锡-钨矿体),以及斑岩体远端的脉状铜-锌-铅-银矿化(维拉斯托铜-铅-锌矿体)和脉状银-铅-锌矿化(拜仁达坝矿体)。其角砾岩筒和斑岩体均被后期的脉状云英岩化所穿切。本次测得的云英岩化的脉状矿化锡石类型为135±5.8Ma,与辉钼矿Re-Os年龄135±11Ma基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因此,斑岩矿化系统在135Ma左右发生了高温氧化脉型矿化。随着岩浆热液及其挥发分的不断的释放,斑岩矿化从高温逐渐过渡到中低温系统,并沿着成矿前构造在斑岩体远端逐渐形成了脉型的铜-锌-铅矿化和脉型的铅-锌-银矿化,其白云母Ar/Ar年龄为135~133Ma。
锡多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地质特征
王丰翔 江思宏 刘翼飞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21-72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