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采薇平顶海山群底质类型分布研究

本文利用中国大洋36航次最新获得的EM122多波束测深和回波强度资料,对采薇平顶海山群进行地形分类和声学底质分类,结合海底摄像和地质取样资料,研究海山富古结壳、钙质远洋沉积、碎屑流沉积等底质类型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海山主要存在局部洼陷、宽缓洼陷、局部隆起、平台和平台洼陷等12个地貌构造单元,其中山顶大部为平台区域,斜坡主要为局部洼陷和局部隆起两种地貌单元。其中山顶绝大部分区域表现为软底质,山顶东北部存在宽度约1.8km宽,长15km的硬底质区带,斜坡大部表现为硬底质和中等硬度底质相间分布。然而,由于回波强度是海底底质硬度和粗糙度的综合反映,在粗糙度较大的斜坡区域,要考虑粗糙度对回波强度值大小的影响。中海山山顶区域的声学底质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的底质分布,软底质为钙质远洋沉积分布区,硬底质可能为富钴结壳发育区或基岩出露区;中等硬度底质可能亦发育富钴结壳,上覆少量钙质远洋沉积。海山斜坡上部的局部隆起可能亦为富钴结壳发育区或基岩出露区,斜坡下部的局部洼陷可能发育重力滑塌作用引起的碎屑流沉积。

海洋矿物 底质类型 空间分布

杨永 何高文 杨胜雄 姚会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5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801-80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