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地震勘探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来金属矿的勘探和开发的迅猛发展,第一深度空间(小于500米)的矿产资源绝大部分已经探明,金属矿勘探进入了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米)的探测与开采.对于存在于第二深度空间的矿体由于埋藏较深、受热液侵入及构造破碎的影响,矿体与周围之间的电性和磁性参数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变得相对更弱,这使得反演多解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同时随着深度的增加勘探的分辨率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差异,根据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来进行地下地质结构探测的地震方法充分显示出其潜力和优势.这种方法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和探测深度大等特点,可以弥补重、磁、电等方法在寻找深部隐伏矿方面的不足(滕吉文,2007;徐明才,2009;Salisbury M,2007).尽管地震勘探技术在金属矿勘探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一种物探方法在实际应用于生产时要综合考虑其探测效果和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地震勘探在金属矿探测中应用时面临着费用巨大而探测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金属矿的特点出发,发展针对金属矿的地震勘探仪器、方法技术,以解决今后在金属矿勘探“攻深找盲”方面遇到的难题,同时改善目前地震勘探成本较大的现状。
金属矿 地质环境 地震勘探
李川 柳建新 张大洲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873-87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