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成矿带东段石英脉型钨矿床密度研究
矿床空间分布模式以及未发现矿床数的估计是矿产勘查与预测评价中极其重要的部分(Singer andMenzie,2005).矿床的空间分布模式一直也是地质学家所争议的问题.作者认为矿床在区域上的分布可以被近似看作为地质点过程,因而可以利用空间点统计理论来加以研究.南岭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钨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石英脉型黑钨矿是该区最为重要的钨矿床类型,该类型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部并且一直延伸至寒武系浅变质岩地层中。本文研究利用基于距离的空间模式分析方法来探讨南岭成矿带东段石英脉型钨矿床的空间分布。空间点模式分析的结果显示:该区石英脉型钨矿床观测的平均最近邻距离为9365.26米,明显小于期望的平均最近邻距离15950.60米,最近邻比率为0.59,z值为-6.22;G(r)>Gpois(r);F(r)<Fpois(r);J(r)<1;K(r)>Kpois(r),说明该区内,石英脉型钨矿床的空间分布具有丛集性。利用分形分析方法对该区石英脉型钨矿床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类型矿床在不重叠的空间尺度上具有两个分形维数,在0~50千米的无标度区间内,局部分维数D1=1.39;在大于50千米的无标度区间上,区域分维数D2=0.73,表明该类型矿床在0~50千米和大于50千米的两个无标度区间上均服从分形分布。此外,基于分形的矿床丛集密度,推断该区中可能存在119个石英脉型钨矿床,其中57个矿床仍有待发现,表明该区仍具有较好的石英脉型钨矿找矿前景。
石英脉型钨矿 空间分布 集密度 找矿潜力
李童斐 夏庆霖 汪新庆 刘壮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879-88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