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东地区双水井赤铁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双水井赤铁矿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境内,系凉山矿业下属生产矿山.该矿床属”满银沟式”铁矿,此类型铁矿于双水井矿床储量最大,矿石品位最富.本文综合前人的资料,主要有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研究区内地质矿产报告等成果、资料,来研究双水井赤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成矿条件.该矿矿体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于含矿岩段中,按铁矿赋存部位及围岩特征划分有十几个矿体及若干小矿条。整个含矿岩系呈近东西向分布,总长2300米。在所有的矿体中Ⅰ1、Ⅰ2、Ⅱ2、Ⅲ2、四个矿体规模较大。矿区围岩蚀变不强烈,见有绿泥石化、滑石化、赤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石墨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等。研究发现,双水井铁矿床的赋矿围岩主要为中元古界青龙山组白云岩、灰岩和千枚岩。矿体产于该组地层的不同层位,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与围岩为侵入接触关系。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型型铁矿,其围岩主要有碳酸盐岩、千枚岩、变质砂岩、辉长岩、闪长岩。矿区位于竹林山背斜南西翼,岩层倾向南西,倾角较陡,中小型褶曲发育揉褶现象普遍。断裂主要有三组形成先后为北西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对成矿有一定作用。
赤铁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吕锋明 刘恒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09-91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