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矿床蚀变分带研究中的应用--以西藏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为例
短波红外光谱仪(short wavelength Infra-red,SWIR)主要利用物质中不同组分对短波红外射线的吸收,从而引起物质分子的振动,形成一系列的特征光谱吸收波谱,并根据不同分子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规律确定物质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过程(郭娜,2012).近年来,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矿产勘查领域,尤其在斑岩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西藏铁格隆矿床地表岩石及钻孔岩心的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有效识别各类蚀变矿物,初步建立蚀变分带模型。短波红外光谱分析在铁格隆南矿床有效识别钾明矾石、钠明矾石、富结晶高岭石、贫结晶高岭石、叶腊石、硬水铝石等蚀变矿物,确定矿床存在明显的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钻孔岩心的短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钾明矾石主要集中分布在ZK1604,而高岭石、地开石等粘土矿物则多分布在其两侧ZK0804、ZK3204,可能反应了成矿流体以ZK1604为中心向两侧逐步运移的规律。本研究为矿床成矿机理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矿床下一步勘查工作的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低温热液矿床 蚀变矿物 成矿作用 短波红外光谱仪
唐楠 唐菊兴 郭娜 林彬 王勤 杨超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61005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25-926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