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东南薄竹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滇东南地区为云南省重要的钨、锡、银、铜、铅、锌等矿产基地.自西向东分布着个旧岩体、薄竹山岩体和老君山岩体.薄竹山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分布面积约120km2,其边缘地带是寻找大、中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靶区;经过近几年地质勘查工作,在其周边发现一些小-中型的矽卡岩矿体,以铁、铜、锡、钨为主,伴生铅、锌、银等.矿体分布明显受区内特定的地层、岩体、构造等成矿条件制约.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区地质特征、物化探信息特征进行综合和分析,评价区内的找矿潜力.研究认为,薄竹山地区发育燕山期花岗岩,且广泛出露有利含矿层位并产出矽卡岩型矿床;周边有官房大型钨矿床、白牛厂超大型银铅锌矿床和薄竹山矿群产出众多的锡、钨多金属矿床(点)。综合成矿条件分析得出:在岩体北部,区域化探、区域重力、磁法测量等都显示良好异常;岩体东部也发现较好矿化点、重力和磁法测量也圈定了良好异常。因此,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具有寻找中大型矽卡岩型铜、铅、锌、锡、钨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矿化区 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潜力评估

曾敏 胡登攀 李波

云南铜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昆明 云南 65005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974-974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