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不杂斑岩型铜矿激电中梯方法有效性试验分析
多不杂矿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中段中生代铁格龙构造岩浆弧与羌塘地块南缘交接部位,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是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分界,在大地构造位置中有利于产出岛弧型斑岩铜金矿.矿区出露地层自老到新依次为:早侏罗统曲色组第二岩性段,该地层是多不杂花岗闪长斑岩的主要围岩,岩性为变长石石英砂岩;下白垩统美日切组,岩性以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安山玢岩为主;第三系康托组,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区域内构造线主要由大量的东西向、北东向和晚期北西向断层组成.本文应用激电中梯法对该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主矿体视极化率为3%~10%,相对围岩较高,对矿体特征有一定的反应;主矿体视电阻率与周围差异不明显,赋矿和无矿位置曲线表现出相似的形态,找矿指示效果不明显,因此应把视极化率异常作为找矿的主要依据,再结合视电阻率异常特征优选靶区。
多不杂斑岩型铜矿 地质特征 激电中梯法 有效性分析
张文磊 钟康惠 张朋举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83-984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