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栗木矿田泡水岭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广西栗木矿区泡水岭高岭土矿床位于矿田中部,出露于栗木复式花岗岩体的第一幕岩体顶部近地表部分.前人多将其作为与风化作用相关的残坡积矿床,而未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高岭土矿石的矿物组成及产出特征,矿床与典型的堆积型矿床不符.通过对该高岭土矿石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岩浆石英晶体中的次生流体包裹体等研究,本文对泡水岭高岭土矿床的成矿机制提出新的认识.研究认为,栗木泡水岭高岭土矿床应为岩浆期后偏酸性热液蚀变作用所致。为早期岩体定位后,由于挥发份较多,而且难以流失,在其顶部气体聚集所形成的强热液蚀变帽。而后两期岩浆活动均为出现大规模蚀变,表现出热液蚀变作用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

高岭土矿 地质特征 热液蚀变作用

陈探 曾南石 邓贵安 陈雪源 喻静雯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桂林矿床地质研究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989-99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