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海沱沱河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青海沱沱河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出露由老到新的4个地层单元:中二叠世九十道班组(Pj)、晚二叠世那益雄组(Pn),始新世沱沱河组(Et)、中新世五道梁组(Nw)。区内新生代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为断裂活动、沱沱河走滑拉分盆地、褶皱作用等。铅锌矿体位于区域大断裂F1中。矿区岩浆侵入活动相对微弱,主要起始于晚古生代,止于新生代。该矿床在成因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属于MVT型矿床;另一种则认为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支持MVT型矿床观点的学者认为矿床形成与碰撞造山逆冲推覆带环境有关,矿床受断层控制,矿体产于构造空间,矿物组合简单,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不显着,具有明显的后生特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复杂,碳酸岩围岩和深部物质可能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生物作用参与成矿的痕迹明显,成矿作用与盆地热卤水关系密切,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有一定的相似性。

铅锌矿 矿床成因 地质特征

贾文彬 李永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 10012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009-100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