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坦桑尼亚乌本迪造山带卢帕金矿区地质特征浅析

坦桑尼亚金矿资源丰富,为非洲第四大产金国.本文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项目工作成果,进一步梳理卢帕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卢帕金矿区面积3000km2,呈集群状产出,受地质工作程度及勘探深度的影响,目前发现的单一矿体储量较小,品位较高,最高可达15g/t,找矿潜力巨大。区内金矿化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磁铁石英岩型、砂矿型,其中,与剪切带(糜棱岩化)伴生的石英脉型最为普遍。含矿石英脉主要出露于不同期次的剪切作用交汇时形成的破劈理中,矿石矿物自然金、黄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呈浸染状、脉状、细脉浸染状、团块状产出。脉石矿物由石英、绿泥石、电气石、绢云母、碳酸盐等组成。区内热液蚀变十分发育,尤其是矿脉周围,具有多期次特征,已发现的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其中硅化、黄铁矿化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

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坦桑尼亚

孙宏伟 唐文龙 刘晓阳 左立波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 30017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084-108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