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锑矿古油藏沥青及烃类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由晴隆锑矿古油藏沥青和烃类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判断,古油藏中的沥青是碳质沥青,演化程度较高。与沥青共生的方解石中的烃类包裹体是方解石捕获液态石油和半固化沥青后在未发生渗漏的情况下经地质作用组分发生分解使轻烃与沥青分离而形成的,包裹体中的气相成分主要为甲烷。根据镜下观察,方解石中的盐水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之间没有明显的期次关系,推测盐水包裹体的捕获深度与古油藏沥青的形成深度基本一致。由本次研究获得的方解石中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121.5~150.5℃)和盐度(5.62~8.51wt%NaCleq),结合葛云锦通过在重质原油环境下人工合成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获得的5%盐度储层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捕获温度的校正曲线和王津津根据胡煜昭反演的晴隆地区埋藏史曲线计算得到的晴隆锑矿埋藏深度与温度关系式:T=41+BH(其中T为温度,B为地温梯度,H为深度),代入杨惠民等测得的晴隆锑矿床一带晚二叠世~三叠纪古地温梯度:3.25℃/100m,计算得到盐水包裹体的捕获深度即古油藏沥青的形成深度约为3169~4185m。结合埋藏史曲线认为晴隆锑矿古油藏应形成于三叠纪,早于晴隆锑矿的成矿时间。
锑矿 古油藏 碳质沥青 烃类包裹体 拉曼光谱特征
刘路 胡煜昭 张贵权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云南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093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07-110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