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有机相特征及成藏贡献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巨厚的第三系沉积,中央峡谷陵水17-a、25-a等大中型气田发现使其成为近期的勘探热点区.地化分析表明,中央峡谷天然气表现为高熟的煤型气特征,δ13C1主要介于-36‰~-40‰,C1/C1-C5主要介于0.91-0.94.气源对比表明,目前发现的中央峡谷黄流组高熟天然气也主要来自凹陷深部的渐新统浅海泥岩和海岸平原煤系地层,表现为近源垂向运聚的特征,异常高压和浮力是成藏的主要动力,天然气主要通过底辟、裂隙等薄弱带垂向运移至浅层聚集成藏.定量评价上述两类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成藏贡献,对深水区天然气拓展勘探意义重大.气源对比表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目前发现的陵水17-a大气田主要为高熟的煤型气,天然气主要来自陵水凹陷深部的崖城组浅海泥岩和海岸平原煤系地层,陵南低凸起钻井揭示崖城组海岸平原煤系地层孢粉组合草本、木本含量高,证实了南部隆起区崖城期气候湿热,高等植物繁盛,含煤三角洲可输送大量陆源有机质到滨岸地区,是富有机质气源岩形成的物质基础,通过与浅水区烃源岩资料类比,认为陵水凹陷崖城组沉积时期,在靠近滨海的内浅海区,水深适中,属弱氧化-还原环境,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形成中-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综合分析崖城组烃源岩沉积环境、有机相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浅海泥岩在地层厚度、埋藏深度及有机质保存条件等方面明显优于海岸平原煤系地层,是陵水17-a等深水大气田的主力供烃灶。

天然气 烃源岩 有机相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甘军 张迎朝 黄保家 梁刚 王丽芳 李兴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省湛江市,524057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244-246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