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酒泉盆地青西富烃凹陷油气系统成藏的特殊性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探明石油储量占到整个盆地的90%以上,其基底为前白垩系,沉积地层从下到上依次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K1c)、下沟组(K1g)、中沟组(K1z)与古近系(E)、新近系(N)与第四系(Q),缺失上白垩统.其中的赤金堡组与下沟组为主要烃源岩段.据沉积旋回与岩性组合不同,下沟组从下到上依次分为K1g0、K1g1、K1g2、K1g3共四段.已有的勘探展示了凹陷外有老君庙油田、石油沟油田的古近系油藏;凹陷内有青西与鸭儿峡油田的下沟组、志留系油藏,少量油气储集于赤金堡组、古近系、中沟组中.已发现的原油族组成总体以饱和烃含量最高,其次胶质含量,沥青质与芳香烃含量接近.赤金堡组烃源岩埋深大,演化程度高,厚度中心位于青南次凹东南部,最厚可达1000m以上。各油气系统主要都经历了早期(中沟组沉积末期之前)与晚期(古近纪中期之后至今)两期生排烃,其中赤金堡组烃源岩早晚期均有大量油气生成,下沟组各段主要为晚期大量油气生成,但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为晚期成藏。A、C与D类原油相关油气系统主要分布在青西凹陷内部,B类原油相关油气系统在凹陷内外均有分布。凹陷内深部赤金堡组可以作为中长期轻质油探索的重要领域,浅部断裂附近的古近系、中沟组下部应为近期探索的部位。

油气藏 成藏特征 饱和烃含量 烃源岩

高岗 魏军 柳广弟 马国富 杨智明 肖文华 赵乐义 李涛 王建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酒泉,735019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247-247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