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凹陷成藏地球化学新进展
珠江口盆地是在中国南海北部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历经20多年的油气勘探和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西部是一个由分布在几个主要沉积相带(中深湖、滨浅湖及沼泽相)的两套主力烃源岩(即为文昌组和恩平组)和多个生油气凹陷复合成藏的油气区,其油气特征及分布比较复杂.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发现盆地南部的珠二坳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特别是白云凹陷,是盆地最大的生烃凹陷,面积约20000km3,是珠江口盆地的沉降和沉积中心,由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洼陷组成,长期沉降导致白云凹陷新生代沉积厚度超过1km.巨厚的古近系断陷期生烃凹陷与上覆多套储盖组合的叠置,以及多样化的圈闭类型为白云凹陷成为大油气区,深水极高的钻探成本及勘探的难度造成了本区域油气勘探的起起伏伏.应用成熟度参数探讨白云凹陷油气运移规律,如三环萜烷/藿烷、金刚烷、含氮化合物、三甲基萘比值、甲基菲指数、二甲基菲比值等,该些成熟度参数所示踪的路径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相互也能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这些示踪运移路径的参数,它们指示的油气运移方向沿白云主洼中心向周围运移,且邻近番禺低隆起,运移方向由西向东,即沿着成熟度由高到低方向运移。根据油气成藏体系划分的一般性原则,将白云深水凹陷划分为2大类7小类成藏体系,即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在白云凹陷成藏体系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成藏模式,即开放式、封闭式和复式成藏模式:开放式成藏模式断裂非常发育,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成藏模式的油气演化达到高成熟阶段,已热裂解成天然气,断裂、构造脊和砂体是其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复式成藏模式为晚期断裂、底辟带和构造脊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其油气演化程度较高,已热裂解成天然气。北部番禺低隆起带N2,N3,N4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E2,E3成藏体系均为有利的油气运聚区。
油气勘探 成藏模式 油气运移方向 演化程度
侯读杰 何大双 米巨磊 陈涛 施和生 朱俊章 龙祖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研究院,广州,51024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63-264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