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湖盆烃源岩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北部湾盆地为例
北部湾盆地是新生代以来陆壳边缘上形成的断陷盆地.盆地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古近纪的张裂和新近纪的裂后热沉降两大阶段,形成了以”先断后拗”为典型特征的两类盆地原型叠加而成.古近纪张裂期表现为强拉张背景下所形成的箕状断陷,断裂发育且盆地内各个次凹相互独立且由不同控凹断裂所控制;进入新近纪拗陷期,整体发生热沉降接受新近系海相沉积.北部湾盆地受区域应力作用及基底早期断裂的影响,盆地内部形成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包括北部坳陷带、中部隆起带、南部坳陷带,各构造单元又被控凹断裂及基底硬块(低凸起)分割为多个次级断陷,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综合区域地质、烃源岩和油气地球化学、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等成果认为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成藏控制作用主要明显为有机质类型和油气比,生油强度基尼指数G10和油气发现,烃源岩厚度和油气垂向分布关系,不同特征生烃灶的生烃潜力可以指导勘探。
油气勘探 有机质类型 油气比 烃源岩厚度 油气垂向分布
黄义文 黄保家 梁刚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524057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72-273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