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湖相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特征研究

三环萜烷(又称唇果蕨烷)首次发现于绿河组的抽提物中,其碳数分布范围从C19至少延伸到C54.作为饱和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被广泛运用于烃源岩特征预测、油源对比、热成熟度和生物降解评估等领域(Peters,2000).一般将C19-C24三环萜烷称为低碳数三环萜烷,碳数大于C24三环萜烷称为长链三环萜烷.在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湖相原油中检测到丰富的长链三环萜烷类化合物,选取研究区15个代表性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质谱-质谱(GC-MS-MS)分析,系统剖析了该区原油中的长链三环萜烷(C28-C35)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取得以下几点认识,长链三环萜烷分布特征,长链三环萜烷的地质意义,具有较高丰度长链三环萜烷的原油样品中也检测到丰富的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其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可能是由于样品形成于氧化性相对较强的沉积环境且其成熟度较高的原因。总体上,重排藿烷类化合物随长链三环萜烷含量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它们在成因机制上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或形成于相似的沉积环境。

原油 长链三环萜烷含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 分布特征 沉积环境

姜连 张敏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277-279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