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盆地烃源岩识别与成藏贡献定量评价--以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为例
残留盆地是原型盆地经过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而形成.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与上覆地层具有明显不同的成盆构造背景及沉积充填特征,形成了两套构造变形特征差异较大的构造层.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为前侏罗系残留盆地的烃源岩识别及成藏贡献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次研究通过构造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相关理论,确定了残留盆地的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并通过岩心观察、岩样分析测试,综合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恢复了烃源岩发育的原始沉积环境.在烃源岩识别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油源对比及成因法定量评价了其成藏贡献,综合确定了台南凹陷前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藏 烃源岩 残留盆地 沉积环境 成藏模式
刘定勇 柳波 何春波 杨勉 武超
东北石油大学 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9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31-332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