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9-C36+长链三环萜烷的检出及母源研究
近期,在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地区台13#钻井岩芯样品分析中检出了一套长链三环萜烷,碳数分布为C19~C36+.长期以来,三环萜烷的母源各说纷纭,Anders and Robinson和Gallegos等第一次在绿河页岩沥青质中检出C20-C25三环萜烷,之后在大量烃源岩和原油中检出了碳链不等的三环萜,部分检出的三环萜碳链达到C54.三环萜被作为一种生物标志化合物常被应用于油源对比,环境咸化程度等研究.由于三环萜存在较稳定的三环结构,在遭受生物降解作用或热降解作用时结构不易发生改变,高丰度的三环萜烷的检出也常被认为是生物降解的标志之一.本实验应用GC-MS和GC-MS-MS对台13#样品饱和烃馏分进行分析,在TIC图可以看出,相对丰度最高的为藿烷和三环萜烷,以C29藿烷为主峰,在样品中还检出生物构型的17β(H),表明成熟度较低。伽马蜡烷指数(G/C30H)为0.44,呈显出咸化的沉积古环境。本实验样品基本地球化学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为低成熟样品(Tmax为426℃,生物构型17β(H)被检出),由于三环萜具有较稳定的三环结构,说明该化合物不可能是干酪根经热降解的产物,而是生物体合成产物。样品物源很难判断,既有高等植物的贡献(C29甾烷远大于C27甾烷),也存在微生物或低等生物直接贡献的证据(中-强的微生物改造作用,nC18为主峰,HI高达519mg/g),使得三环萜的母源难易判断。沉积环境方 面,Pr/Ph的比值表明为偏还原的古环境,表明埋藏于较深的深湖相环境,且水体为偏咸化的环境(G/C30H为0.44)。可以推断三环萜可能来源于某种异养微生物。
油气勘探 长链三环萜烷 异养微生物 生物体合成产物
钱宇 王作栋 妥进才 张婷 李晓斌 孙丽娜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84-385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