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珠江口盆地A构造文昌组原油特征对比及来源分析

珠江口盆地A构造文昌组钻遇低孔低渗油藏,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与周边油田原油明显不同,认为该构造文昌组原油来源于HZ26洼西次洼文昌组烃源岩.N10及N56油层是A构造两个主要油层,经过仔细对比,发现两油层原油之间存在较明显区别.N10原油Pr/Ph为2.63~2.80,平均2.72,N56原油Pr/Ph为2.35~2.73,平均2.48,说明两者母源均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但氧化还原性略有不同.N10层原油饱/芳低于N56原油,碳同位素也明显轻于N56原油,饱/芳比及碳同位素的差异可能说明N10与N56原油不同源,相对较轻的碳同位素可能是由于成烃母质中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碳源的陆生植物的输入量大造成的,由此推测N10原油的母源沉积时的陆源有机质输入相对较多.HZ26洼西次洼文昌组可划分为四个层序:SQ1,SQ2,SQ3,SQ4,其中N56油层位于SQ1与SQ2,原油主要来自洼陷初期沉积的SQ1烃源岩,N10油层位于SQ3,原油主要来自SQ3烃源岩,也可能有少量SQ1烃源岩的贡献。SQ3沉积时水体略浅,氧化性略强,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量增加。

原油 烃源岩 陆源有机质 输入量

施洋 朱俊章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广东广州,510240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392-393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