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乍得Bongor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Bongor盆地位于非洲乍得南部,于西非裂谷系及中非裂谷系交汇处,是受中西非裂谷系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Bongor盆地下白垩统发育多套良好烃源岩、多套储集性能良好的砂体、有效的圈闭和3套封盖性能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及优越的生储盖组合配置,构成其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构造、构造-岩性复合型是主要的油气藏类型;生油凹陷和成熟烃源岩分布范围、区域性盖层、储集砂体和二级构造带控制着油气分布;北部斜坡带中段的深挖细找,前中生界基岩、北部斜坡带东、西两侧以及南部陡坡带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根据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烃源岩总体表现为高有机碳含量,高生烃潜量的特征。研究区烃源岩干酪根元素分析表明,干酪根样品点主要分布在Ⅰ-Ⅲ型有机质范围内,认为其主要为Ⅰ-Ⅲ型有机质。也可以发现样品点较为发散,没有聚集在靠近演化轨迹终点处,表明源岩热演化程度不是太高,烃源岩热演化对于干酪根元素组成的影响有限。Bongor盆地下白垩统各层位烃源岩整体有机质丰度较高,都达到了好烃源岩评价标准,整体为好烃源岩,部分层位接近最好烃源岩标准;各层位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整体较好,以Ⅰ‐Ⅲ型为主;研究表明其烃源岩整体进入成熟阶段,大面积分布有效烃源岩。

油气藏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有机碳含量 生烃潜量

温馨 文志刚 杜少波

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100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470-471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