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成因和来源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根据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上、下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9.52×1012m3和1.62×1012m3.下古生界天然气位于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目前的勘探已发现了靖边大气田,该气田及西侧2012年新增探明储量达2210×108m3.近年来,中石化在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的勘探多口井获得工业气流.业内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成因和来源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尽管普遍接受了混源的认识,但既有认为主要是煤成气,来自石炭—二叠系腐殖型烃源岩;也有认为主体是油型气,来自奥陶系腐泥型烃源岩;还有学者认为油型气主要来自石炭系灰岩,本次工作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组分、同位素和轻烃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并与上古生界及靖边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进行对比,来探讨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为研究天然气聚集成藏和资源评价提供有益的信息.下古生界天然气中的油型气可能主要来自石炭系灰岩,而不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尽管石炭系本溪组底部铁铝质泥岩是一套较好的盖层,但其不连续分布,石炭系煤系和灰岩生成的天然气会通过溶沟和古岩溶风化壳向下和侧向运移到马家沟组中成藏。在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工业气流井的分布范围与太原组灰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也与本溪组缺失区基本一致,这就为石炭系煤系和灰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下运移提供了有利通道,而气藏中微量的H2S可能主要来自烃源岩中含硫化合物的热裂解(TDS)。
天然气田 石炭系灰岩 油气运移 分布范围
吴小奇 朱建辉 李贶 邱岐 武英利 吕剑虹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478-479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