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聚异戊二类化合物:油源对比新指标--以渤海歧口凹陷为例
三环至七环单芳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首先由Schaeffer等检测出;在西加拿大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及其相关的原油中被检测到.对应的同系列多环含硫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在全新世湖相沉积物和中新生界沉积盆地发现.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包括21R和21S两个异构体,首先在东南亚湖相原油检测出,该化合物在气相色谱/质谱(GC/MS)具有明显的优势,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TPP)能够有效区分渤海海域歧口凹陷沙三段(ES3)烃源岩以及沙三段烃源岩和沙一段(Esl)烃源岩生成混源原油,是中国东部断陷湖相盆地湖相混源原油的油源对比的新分子化石。渤海海域歧口凹陷古近系为湖相沉积环境,沙三段烃源岩(ES3)、沙一段烃源岩(Esl)形成环境均属于典型的湖相沉积环境。随着热成熟度参数C29甾烷增大,歧口凹陷原油的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TPP)丰度逐渐降低,表明热成熟度增大将导致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TPP)丰度逐渐降低。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对于湖相烃源岩及生成原油的油源对比、沉积环境及热演化规律研究均具有重要地质-地球化学意义。
烃源岩 混源原油 四环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 热成熟度
杨永才 李友川 孙玉梅 吴克强 刘丽芳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513-514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