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气藏自生伊利石测年分析

油气藏成藏年代分析是油气勘探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油气藏中油气充注时间、充注期次、哪期充注对油气藏贡献最大,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成藏年代研究来回答.目前确定油气藏成藏年代的方法有: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测年、ESR测年等.伊利石测年作为一种较常用的成藏年代分析方法,其确定油气藏成藏年代的机理是:油气充注破坏了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形成所需的流动的富K流体环境,从而使得伊利石的形成过程停止.因此,油气藏形成时间基本同步或略滞后于伊利石成矿年龄.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表明: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最早在须四段沉积早期进入生烃门限,在中侏罗世早期进入天然气大量生成阶段,中侏罗世晚期与晚侏罗世晚期分别进入湿气与干气生成阶段;对研究区上三叠统储层自生矿物中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测试,该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70-210℃,分布范围广,说明油气充注时间长、且连续充注,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10-190℃。在进行伊利石测年确定油气充注时,应充分考虑伊利石的成因,如果仅测定的是晚期深埋藏条件下形成的伊利石,则伊利石测年结果可能仅记录了部分成藏信息。

油气藏 成藏年代 伊利石测年 温度特征

张文凯 沈忠民 王鹏 邹黎明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539-539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