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冀北高于庄组泥质白云岩slice实验研究及其启示

通过对冀北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泥质白云岩岩芯样品的“剥洋葱式”切片(Slice)实验,分析了污染对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岩芯样品的外皮和内部切片之间,芳烃生物标志物的差异较小,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的绝对含量差异较大,这或许是由于可能的污染源的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所致。此外,内外切片样品之间的大部分生物标志物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外皮切片有甾烷检出,内部切片未检出甾烷,因此外皮切片检出的甾烷可能来源于污染。为了避免污染的影响,在萃取前寒武系岩芯样品中的可溶有机物之前,应该先切除岩芯样品的外皮。

白云岩 岩芯样品 slice实验 生物标志物

徐耀辉 罗情勇 Simon George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省武汉市,4340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2249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NSW 2109,Australia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青岛

中文

760-760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