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实验在南海东部M地区应用
本次研究首次对南海东部地区原油进行了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南海东部M地区不同油井的原油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0‰~-25‰之间,且分布趋势相似程度比较高。其中,虽整体趋势比较相似,但位于浅层的L27井同位素值偏重,呈陆相原油碳同位素分布,已有研究表明L27井所处地带物源主要为陆源输入,并伴有浅层混入,或因此与其它原油样品有较显著差异。位于深层的P25井同位素值则偏轻,呈深湖相碳同位素分布。同一样品中C4-C8轻烃单体分子之间碳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δ13C最高可达约10‰,且甲苯及2-甲基庚烷最为明显,甲苯最轻,如L29井与P34井,表明类脂成分是生成甲苯的主要来源。原油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可以较好的显示南海东部M地区原油类型成因特征,在以后南海东部原油成因类型研究中将加强对原油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应用和分析。
原油 单体烃 碳同位素 分布特征
杨晨艺 陈颂 王宁 明承栋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 深圳 518067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764-765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