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消化生理的比较研究

本试验研究了狮头鹅、四川白鹅和清远乌鬃鹅三者在1-21和28-70日龄的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差异.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的狮头鹅、四川白鹅以及清远乌鬃鹅各270只,每个品种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进行饲养,分别在1、2、4、7、14、21、28、42、56、70日龄每个品种屠宰2只,采集样品并测定生产性能、消化器官(肌胃和腺胃)和消化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的相对长度和相对重量、消化道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的活性以及盲肠微生物的变化.结果发现,狮头鹅在1-21日龄和28-70日龄的ADG和F/G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四川白鹅两个阶段的F/G极显著低于乌鬃鹅(p<0.01);三种鹅的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在1-21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42日龄、70日龄时四川白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鹅(p<0.05);整个阶段空肠的酶活显著高于十二指肠,1-21日龄胰蛋白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淀粉酶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14日龄四川和乌鬃鹅盲肠菌落数量显著高于狮头鹅(p<0.05),21-70日龄中除了42日龄其余均是狮头鹅的菌群数量最高.

狮头鹅 四川白鹅 乌鬃鹅 消化生理 生产性能

王文 叶慧 张威 杨琳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第12届两岸三地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

台北

中文

1-4

2015-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