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爱德华氏菌外膜微孔蛋白N基因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本实验通过对GPY菌株的外膜ompN基因进行扩增后发现该基因的存在,且序列对比分析显示,该基因与已经报道的鮰爱德华氏菌(CP001600.2)的同源性达99%,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得到的鮰爱德华氏菌为阳性株,成功扩增出了一个长度381bp左右的基因片段。在所选15种常见鱼类病原菌中只有鮰爱德华氏菌扩增出了381bp的基因片段,揭示该方法在15种菌中具有较高特异性,可用于鮰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对鮰爱德华氏菌DNA的最低检出量为9.35×10~3ng/μL,灵敏度较高。同时用此方法对人工感染的病料组织总DNA、菌液基因组DNA、菌落及菌液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细菌16SrRNA分离鉴定的结果一致。证实本试验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不仅特异性高,敏感性好,缩短了检测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成本低,同时对采样和病料的保存也降低了要求。应用该PCR方法进行临床检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材料,并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材,相互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的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还对临床分离到的7株细菌进行了PCR、16S rRNA基因测序2种方法的比较。结果显示该PCR方法诊断结果与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的分类结果一致。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鮰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丰富了鮰爱德华氏菌的检测手段,为E.ictaluri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兽医学 鮰爱德华氏菌感染 外膜微孔蛋白N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 疾病诊断
潘延乐 汪开毓 汪开毓 阳磊 吉莉莉 耿毅 陈德芳
四川农业大学鱼病研究中心,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 宜宾市翠屏区水务局,四川宜宾 644000 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系,四川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47-47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