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兔豆状囊尾蚴的囊液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蚴虫寄生于肝脏、胃大网膜和肠系膜所引起的.轻度感染时,病兔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大量感染时可导致消化紊乱,甚至死亡,造成轻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广泛流行,并且,随着养犬的增多和养兔业的发展,具有恶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没有成型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为了研究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用纯化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液,对3只健康兔(对照兔2只)和3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对照鼠2只)进行免疫,第四次超免后,采血处死受免动物,并采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回肠和圆小囊进行固定和切片,通过普通染色、酯酶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细胞分化抗原染色(CD3,CD4,CD8,CD20和CD21),详细观察了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通过a-ANAE染色、CD3、CD4、和CD8染色,在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淋巴小结的外周和髓索中有较多的T细胞,生发中心和髓索部见较的CD20、CD21和sABC染色的B细胞。在淋巴窦和淋巴小结及髓索也能检出a-ANAE染色呈阳性反应的巨噬细胞。在脾脏和圆小囊相应的T、B细胞区域,也可检出大量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据此认为纯化的兔豆状囊尾蚴囊液可引起T细胞和B细胞增殖,免疫器官发育,各种免疫细胞活化,而且T细胞和B细胞的比值保持正态。因此,纯化的兔豆状囊尾蚴囊液能刺激机体,引起良好的免疫应答。

兔豆状囊尾蚴病 豆状囊尾蚴囊液 免疫器官 病理形态学

潘耀谦 李瑞珍 张慧辉 刘兴友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453003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124-124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