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全菌蛋白免疫学分析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又称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常在菌.该菌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多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外毒素和酶,目前发现的有ɑ、β、γ、δ、ε、η、θ、ι、κ、λ、μ、ν和NetB毒素以及许多透明质酸酶和唾液酸酶.其中ɑ、β、ε和ι是主要的致死毒素,依据产生的主要致死性毒素可将此菌分为A、B、C、D和E5个型.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ɑ毒素,因其引起的鸡坏死性肠炎(Necroticenteritis,NE)对全球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次研究通过免疫蛋白质组学鉴定蛋白中的免疫原性蛋白。利用C.perfringens标准株ATCC13124全菌多抗,双向电泳识别出34个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点.选取16胶点一式两份进行MALDI-TOF-MS和PMF分析,总共14种免疫原性蛋白被测出。除α毒素、免疫原性蛋白延伸因子Tu和丙酮酸铁氧化还原酶外,其他均为新鉴定出的免疫性抗原,大部分的免疫原性蛋白均位于外膜和细胞质中,并参与细胞代谢。本次研究选取了半胱氨酸合成酶、假定转酮酶、乙醇脱氢酶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四个免疫原性蛋白,构建原核质粒并进行了蛋白表达,以纯化蛋白为抗原制备了多抗,同时构建了四种蛋白的真核质粒,以真核质粒进行动物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蛋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C.perfringens的攻击提供保护,另外,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C.perfringens菌体蛋白,可用于血清学检测,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临床检测及致病机制研究均具有一定意义。
鸡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 全菌蛋白 免疫原性
王莹莹 李广兴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163-163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