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感染伪狂犬病的病理学观察与病毒分离鉴定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病).2013年11月上海郊区某羊场出现疑似绵羊伪狂犬病病例,本研究对该疑似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和病理学观察,为进一步开展羊伪狂犬病病毒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本研究为了确诊绵羊伪狂犬病病例,对发病羊进行了病理剖检、组织学观察、病毒分离等试验,并从发病羊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脾脏、脑组织中分离出1株疑似伪狂犬病病毒,经过IFA和荧光定量PCR试验得到确证。在国内报道的羊伪狂犬病文献中,还没有涉及到病理组织学观察。本研究对自然感染伪狂犬病病毒的发病绵羊脑及内脏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病毒主要侵害脑组织,造成大脑神经元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套现象,但在对该病例的肺脏观察中发现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变化,另外肾脏髓质也有出血灶,本研究在实验室确诊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羊场与一家猪场相邻,仅一墙之隔。据调查,在绵羊发病前猪场曾经发生过疫病,可能这种疫病是猪伪狂犬病,然后将猪伪狂犬病病毒传染给附近的绵羊,引起绵羊发病,因为猪是该病的主要原发宿主和长期的带毒者,感染最为普遍。而且出现临床症状的耐过猪成为传染源,这增加了猪伪狂犬病的防制难度。所以养羊户在选择饲养地点时一定要远离猪场,更不能猪、羊混养。
绵羊 伪狂犬病 病毒分离 病原鉴定 组织病理学
齐新永 刘建 周锦萍 鞠厚斌 葛菲菲 张维谊 徐峰 沈莉萍 宁昆 王建 刘佩红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3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366-368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