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探讨--以宜昌市为例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技术上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识—评—落—融—分”的技术流程,提出了一套区域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与划分方法.结果表明:(1)宜昌市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划分为三个层级: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保护黄线区和生态保护绿线区.(2)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全市域面积比例的48.83%,生态保护黄线区占全市域面积的31.50%,生态保护绿线区占全市面积的19.67%.该技术体系和案例研究能够为其他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工作提供示范与借鉴.
城市环境 功能分区 生态保护红线 划分技术
熊善高 万军 余向勇 于雷 王成新 陈安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 宜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宜昌 443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6-257
2015-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