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适用性及坯体优化的评价方法(一)
对原先采用的许多原料适用性评价方法如Winkler图、Augustinik图和Freyburg的原料合格性测试等方法重新进行审查和调整,以适应目前流行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在基于以往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种重黏土产品的最佳矿物组成.第二部分将描述了通过单纯性搜索法、线性优化方法和运算法来预先获得坯体最优构成的过程.对于原料性能更详细的研究,实验室的赫土试验包括有筛分和沉降分析、化学分析、原料分析和热试验。这类实验有多种用途,但大多数试验是用来鉴别和选择合适成分的原料,或改善原料并获得更好的坯体组成。同时,也能获得产品干燥和焙烧曲线设计方面的信息。对于某种重赫土产品来说,必须避免粗粒内容物和粗糙的产品表面,因此,相关适用性评价值中应始终包括其粒度测定数据。Winkle:三角图有益于探索原料性能与粒度组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如特别防冻屋面瓦的粒度分布或分布密集区域。Winkle:三角图也能用于优化二元及三元混合物,有趣的是,它也有利于玻璃、陶瓷的原料和坯体(高岭土和瓷体)原料组成分析。
建筑黏土 原料适用性 坯体优化
孙国凤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00-107
201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