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显像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脾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确诊或经相关检查及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脾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灌注表现及临床资料. 结果:21例脾脏局灶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10例(错构瘤2例,血管瘤8例),恶性肿瘤8例(转移性肿瘤5例,淋巴瘤2例,转移性肿瘤治疗后复查1例)及脾梗死3例.超声造影显示除脾梗死无增强外,其余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2例错构瘤中1例动脉期呈周边向中心的快速稍低增强表现,静脉期未见明显退出,仍呈稍低增强,另外1例脾脏错构瘤各时相呈等增强.8例脾脏血管瘤中3例动脉期呈周边向中心快速稍低增强,静脉期无明显退出,呈稍低增强,5例动脉期呈整体快速高增强,静脉期1例缓慢退出,呈轻度低增强,其余4例静脉期基本呈高增强.8例脾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动脉期呈整体高增强、不均质高增强或整体稍低增强,退出较迅速,静脉期基本均呈低增强. 结论:脾脏良性和恶性的局灶性病变各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于脾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脾脏 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显像 诊断价值
高玲 廖明松 徐丹 王曦 陈重 邓旦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超声科,成都,610083
国内会议
雅安
中文
261-263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