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泥页岩储层核磁共振实验研究探讨

本次研究实验样品取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下和沙四上亚段主力泥页岩发育层位。研究中首先测试了原始状态下泥页岩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然后抽真空饱和蒸馏水24h,测试饱和水后核磁共振响应特征。本次实验参数等待时间设定为3000ms,回波间隔为0.2ms,回波个数5000个,叠加次数128次,分别获得了5个泥页岩样品原始状态和饱和蒸馏水24h后的核磁共振T2分布。此外,还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分析了泥页岩储层全岩及粘土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和孔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5个泥页岩样品粘土矿物含量分布在39%~58%,其中膨胀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绝对含量之和介于38.13%~53.36%。扫描电镜揭示研究区泥页岩储集空间以微裂缝为主,裂缝宽分布在lOnm~lllnm,平均值约为37nm;低温氮气吸附揭示5个泥页岩样品最大孔径约为105nm~144.5nm,平均孔径约为36nm~56nm,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泥页岩油藏 储层物性 孔径分布 核磁共振
张鹏飞 卢双舫 李俊乾 谢柳娟 陈建军 张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青岛,山东,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山东,26658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青岛,山东,26658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47-149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