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屯凹陷油页岩含油孔径分布特征分析
本研究对抽提前、后的页岩样品和所富集出的干酪根样品进行液氮孔径分布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页岩中有机孔隙所占的比例以及含油孔隙的孔径分布范围,研究发现,表面积和孔容均可反映孔隙的发育程度,小孔径的孔隙越发育,则比表面积将越大,A、B样品的孔径均主要分布在3~100nm之间。在4nm左右出现一个较窄的“假峰”,此峰由于脱附滞后环在较低相对压力下消失所导致,与吸附剂的本身性质无关。排除假峰,样品A和B抽提前、后的孔径主峰均分布在4~6nm之间。样品A含油性较高,抽提后在3~30nm孔径之间的孔容有所增加,说明原始页岩中的游离烃主要分布在3~30nm之间。样品B含油性较低,加之抽提所用有机溶剂可能残留于孔隙中占据空间,导致抽提后孔容没有明显增加,反而在5~11nm之间,因此孔容有所下降。
页岩油藏 有机孔隙 孔径分布 比表面积
陈国辉 卢双舫 李进步 王伟明 田善思 单俊峰 胡英杰 毛俊莉 韩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山东,266580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盘锦,辽宁,124013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58-161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