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页岩组成及孔隙结构沿进积方向的变化特征--以华北徐淮地区海陆过渡相泥岩为例

为了研究泥页岩组分与孔隙结构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沉积地层中沿进积方向的变化特征,对华北徐淮地区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泥页岩进行了分析,发现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的总有机碳含量(TOC)变化较大:山西组TOC含量为0.3~6.3%,下石盒子组范围为0.13~8.6%,明显大于上石盒子组的0.1~3.5%.与海相地层不同,该地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粘土含量普遍较高,山西组粘土矿物含量为36~71%,下石盒子组为27.5~67.1%,其上覆上石盒子组含量介于33.2~69.2%.山西组泥页岩比表面积在5.45~16.27mz/g之间,下石盒子组为6.36~27.97m”/g,上石盒子组范围为5.45~28.47m”/g。结合矿物和孔隙的相关关系及其在空间上平均值的变化特征,提出:沿进积方向,泥页岩储层中石英含量不断降低,粘土矿物含量增加,平均孔半径也不断减小;TOC含量、BET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呈现增加趋势。页岩气储层的空间变化特征,对页岩气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页岩气藏 储层物性 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韩奎 琚宜文 王国昌 包书景 卜红玲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Saint Francis University,Lo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

青岛

中文

253-253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