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暗色泥页岩是重要的烃源岩,最近的勘探表明,长7暗色泥页岩系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前景.本项研究重点利用鄂尔多斯盆地279口测井资料、18口取心井347块岩样,经过开展岩样的岩矿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热解分析、有机碳分析、孔隙度渗透率测定、扫描电镜分析、吸附气测试等,从沉积与地球化学方面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生气条件、储气条件及与保存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表明,暗色泥岩可分为四种岩相:黑色页岩相,岩心质纯,手感细腻,并伴有浓烈的油味,碎屑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石英、长石碎屑、有机质(干酪根)等;黑灰色含化石泥岩相,富含植物叶、茎化石、碳屑及少量的双壳类化石,钙质胶结物很常见。灰色含碳质碎屑粉砂质泥岩相,碳化的植物碎片多见,云母多见。灰色泥质粉砂岩相,颗粒为粉砂级,石英及长石颗粒常见。岩相纵向上变化很快,在厘米级的范围变化,因此在测井曲线上无法识别。在剖面上岩相的组合方式有4种。在不同的岩相中,总有机碳含量较高,分析样品中有80.7%的样品总有机碳含量超过2%,92.3%的样品TOC含量超过1.5%。盆地大范围为低熟与成熟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7%-1.13%,在下寺湾等地成熟度达到1.13%。成熟度较高,达到生湿气的水平。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干酪根,部分样品具有Ⅱl型的特征,干酪根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显微组分以壳质组和腐泥组较高(60-85%),其镜质组为15-25%,惰质组含量较少。岩矿组成中石英的平均含量为27.75%,斜长石的平均含量为18.46%,钾长石的平均含量为7.82%,黄铁矿的平均含量为1.31%,菱铁矿的平均含量为9.6%,方解石平均含量为1.31%,铁白云石平均含量为0.75%,粘土矿物总量平均含量为42.16%。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粘土矿物中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其含量平均为73.33%,其次是绿泥石,其含量平均为16.87%,伊利石与高岭石的平均含量相当,平均含量分别为6.46%和6.15%。伊蒙混层比多为20。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六种类型的孔隙,即最常见黏土矿物粒间孔和碎屑颗粒粒间孔,以及页岩中粉砂质纹层中的石英、长石等刚性碎屑颗粒堆积形成的颗粒粒间孔;较常见的粒内孔,发育在粘土矿物层间和晶间孔(骨架颗粒石英和长石,以及作为填隙物的微球粒状/莓状黄铁矿晶间孔隙);较常见的溶蚀孔,发育在石英、碳酸盐岩、长石、云母、黏土矿物等因溶蚀而形成的孔隙:较少的有机孔,主要发育在有机质问和有机质内,呈片麻状、凹坑状、椭圆形或多角形。粒间、粒内孔径多为中孔和宏孔,微孔较少;在不同的岩相中发育不同类型的孔隙。孔隙直径在l~lOlim之间,矿物颗粒之间的粒间孔、自生矿物的晶间孔、溶蚀孔隙多见。孔隙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孔隙度数值在0.5%~3.5%之间,孔度平均值为1.82%。孔隙度1.0%~1.5%占总样品的33.33%,1.6~2.0%占总样品的24.24%,2.1%~2.5%占总样品21.21%。大于2.6%的占总样品数的12%;70%的样品渗透率小于0.01Xl0-3u m:,渗透率0.01~0.05Xl0-3u m,的占总样品的21.21%。
泥页岩气藏 成藏条件 储层物性 分布特征
王凤琴 刘洪军 杜治利 白生宝 田亚 张恒屹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95-397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